1. 首页 > 诗词

春风又绿江南岸是动作描写吗

春风又绿江南岸是动作描写吗

春风又绿江南岸是什么景色

急急急

描绘了江岸美丽的春色,寄托了诗人浩荡的情思。

这句描绘的生机盎然的景色与诗人奉召回京的喜悦心情相谐合,“春风”一词,既是写实,又有政治寓意。“春风”实指皇恩。宋神宗下诏恢复王安石的相位,表明他决心要把新法推行下去。

对此,诗人感到欣喜。他希望凭借这股温暖的春风驱散政治上的寒流,开创变法的新局面。这种心情,用“绿”字表达,最微妙,最含蓄。

扩展资料

《泊船瓜洲》

宋代:王安石

京口瓜洲一水间,钟山只隔数重山。

春风又绿江南岸,明月何时照我还?

译文:站在瓜洲渡口,放眼南望,京口和瓜洲之间只隔着一条长江,我所居住的钟山隐没在几座山峦的后面。暖和的春风又一次吹绿了江南的田野,明月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到钟山下的家里?

 这是一首著名的抒情诗,抒发了诗人眺望江南、思念家乡的深切感情。京口和瓜洲之间只隔着一条长江,钟山就隐没在几座山峦的后面。和煦的春风又吹绿了大江南岸,明月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到钟山下的家里?

参考资料来源:百度百科-泊船瓜洲

春风又绿江南岸

【北宋】王安石
京口瓜洲一水间,钟山只隔数重山。
春风又绿江南岸,明月何时照我还?
描写春色:春风又绿江南岸
【格律】
○平声 ●仄声 ⊙可平可仄 △平韵
○○●●○○● ○●○○●●△
【注释】
1. 泊船:船停靠岸。
2. 瓜洲:在长江北岸,扬州南面。
3. 京口:今江苏省镇江市。
4. 钟山:今南京市紫金山。
5. 数重:几座。
6. 绿:本是形容词,这里用作动词,有“吹绿了”的意思。
7. 何时:什么时候。
8. 还:回归,回到故土
9.一水:指长江
【译释】
从京口到瓜洲仅是一江之隔,而京口到南京也只隔着几座山。
春风又吹绿了长江南岸,明月啊,你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到家乡。

春风又绿江南岸是什么修辞手法

1、“春风又绿江南岸”的修辞手法是:【比喻】,准确地说应该是【隐喻】。
2、原句意思是:又一个春天到了,江南又呈现出一片绿色.我还是不能回家。 表面上看是作者是故乡的思念,其实是作者的政治理想没有实现,他在期望着自己的主张得到采纳的一天。这里隐喻作者的抱负没得意实现而遗憾。
3、“春风又绿江南岸”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《泊船瓜洲》,全文如下:
京口瓜洲一水间,钟山只隔数重山。
春风又绿江南岸,明月何时照我还。
4、全诗大意:
京口和瓜洲之间只隔着一条长江,我所居住的钟山隐没在几座山峦的后面。
暖和的春风啊,吹绿了江南的田野,明月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到钟山下的家里?
5、王安石(1021年12月18日-1086年5月21日),字介甫,号半山,人称半山居士。谥号“文”,世称王文公,自号临川先生。封舒国公,后又改封荆国公,宋徽宗时追封为舒王。故世人又称王荆公、舒王。北宋临川县城盐埠岭(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)人,杰出的政治家、文学家、思想家、改革家。

春风又绿江南岸这一句描写春景的妙处?

春风又绿江南岸这一句描写春景的妙处?我要用来做作业

春风又绿江南岸这一句中的“绿”字是吹绿的意思,是使动用法,选定了“绿”字因为其他文字只表达春风的到来,却没表现春天到来后千里江岸一片新绿的景物变化,选用绿字为的是生动。

而其中的“又”字更暗含诗人的思乡之情,无情之春风一年一度“又”回江南,而诗人却恰恰在“春风又绿江南岸”的时候,离开江南的家乡,违心地重登仕途,这里有自责,更有着人生的无奈,还有着对前途的担忧。一个“又”字,融情于景,是诗人满心难以排遗的乡愁的自然的流露。 

该句出自《泊船瓜洲》,是北宋文学家王安石的作品,该诗是诗人乘船路过瓜洲,怀念金陵(南京)故居,而作此抒情小诗。这是一首典型的乡愁诗。抒发了作者的忧郁、伤感、消沉之情,以及对将远离的家乡怀有深深的眷恋之意。全诗原文如下:

京口瓜洲一水间,钟山只隔数重山。

春风又绿江南岸,明月何时照我还?

全诗白话文意思是京口和瓜洲不过一水之遥,钟山也只隔着几重青山。温柔的春风又吹绿了大江南岸,可是,天上的明月呀,你什么时候才能够照着我回家呢?

注释:泊船:停船。泊,停泊。指停泊靠岸。京口:古城名。故址在江苏镇江市。瓜洲:镇名,在长江北岸,扬州南郊,即今扬州市南部长江边,京杭运河分支入江处。

一水:一条河,古人除将黄河特称为“河”,长江特称为“江”之外,大多数情况下称河流为“水”,如汝水、汉水、浙水、湘水、澧水等等。这里的“一水”指长江,一水间指一水相隔之间。钟山:在江苏省南京市区东。

扩展资料

创作背景:神宗熙宁二年(1069),王安石被任命为参知政事(副宰相);次年被任命为同乎章事(宰相),开始推行变法。由於反对势力的攻击,他几次被迫辞去宰相的职务。这首诗写於熙宁八年(1075)二月,正是王安石第二次拜相进京之时。

这首七绝触景生情,通过对春天景物的描绘,表现了诗人此番出来做官的无奈和欲急切回归江宁的愿望。头两句记叙北上的行程。诗人前往京城,却偏偏回首江宁,表现不愿赴任的复杂心理。后两句以景写心,既有变法给自己带来的欣慰,也有及早功成身退的想法。

诗人回首江南,大地一片翠绿,这固然是春风吹绿的,但是那葱绿的禾苗难道不是青苗法等变法措施产生的实效吗?但是官场是险象环生的,诗人望着这照着瓜洲渡口,也照着钟山的明月,发出了“明月何时照我还”的慨叹,诗人是想早点离开是是非非的官场,很有余韵。

这首诗不仅借景抒情,情寓于景,而且叙事也富有情致,境界开阔,格调清新。正是有了前三句寓情于景的层层铺垫作势,结句的“明月何时照我还”的抒写乡愁的淋漓之笔,才水到渠成地直泻出来,把乡愁的抒写发挥到了极致。

本文由经典诗词网发布,不代表经典诗词网立场,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:www.jdsolar.net/shici/186189.html

联系我们

在线咨询: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

微信号:暂无

工作日:9:30-18:30,节假日休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