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首页 > 诗词

大明山的描写

大明山的描写

形容大明山的诗句

雨色秋来寒,风严清江爽 唐·李白《酬裴侍御对雨感时见赠》 宿雨朝来歇,空山秋气清 宿雨:昨夜的雨。 唐·李端《茂陵山行陪韦金部》 雨径绿芜合,霜园红叶多 绿芜:绿草。合:长满。意谓雨后庭中小径长满绿草,霜后花园中落满红叶,庭院一片荒凉寂寞景象。 唐·白居易《司马宅》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,一番洗清秋 潇潇:小雨降落的样子。 宋·柳永《八声甘州》 断虹霁雨,净秋空,山染修眉新绿 断虹:残余的彩虹。霁雨:雨停了。 修眉:形容山如美人的长眉。 宋·黄庭坚《念奴娇》 秋风吹白波,秋雨呜败荷。平湖三十里,过客感秋多 败荷:残荷。 元·萨都刺《过高邮射阳湖杂咏九首》

描写大明山的诗句

描写大明山的诗句
杨筠松留题大明山风水大地诗二首
 一
远看将军坐殿形,近观似飞龙朝天;
三台华盖宝身迎,四处罗列练排兵;
千山万水送金龙,千山万水朝此山;
仙桥玉栏在中藏,头望东海尾南山;
玉坐仙女作椅子,石牦玉印当面前;
红旗扦在北京殿,玉鼓江南对面排;
天井琶仙在两旁,先登金鸾后成仙;
此地无人缘不识,八代阴功见玉仙;
一脚踏下四湖川,一脚踏下万家烟;
此地杨公留下记,百代儿孙伴帝王。
      此地有三穴,天穴登金鸾;
      中穴出宰相,右穴出丞相;
      南山作笔架,东海作明堂;
      左脚踏柳州,右脚踏南宁;
      古道作印星,茶山作御马;
      此地实难葬,明人容易寻。

远看将军坐大严,近看如龙飞上天;
此山自成三结穴,点点天穴出神仙;
中穴帝君下臣相,三台宝盖俱齐全;
四处峰山皆拥护,千山万水尽朝元;
尾摆西山猛虎势,头向东海望天边;
明堂即将东海作,南山笔架五齐全;
尖头上是戴恩恩;脚踏柳州城市缠;
红旗扦在平阳处,席帽印星当面前;
宝殿鼓山堂内列,谁人葬着在仙缘。
天井琶仙在两边,先坐金銮后山仙;
此地无福无人识,九代阴公才可扦;
此地易点真难葬,杨公题与万年传;
一脚踏下四城府,一脚踏下万家烟;
若有大福葬得者,出了君王又出仙。

描写秋天大明山的句子

D1继续往上,大明山云雾飘渺。当行至半山,即有一索桥连接两山体之间,索桥长近30米,铺设木板,两边用护网保护,走至桥中摇晃颤抖不止,上端瀑布几乎垂直往下,风吹过水雾弥漫,飘在脸上清凉惬意,落于溪间石上水花四溅,急速往下汇成溪流。由此处往上的山道基本都是悬空隧道了,全部建立于山壁盘旋而上,愈加惊险。环顾四周,坡陡路险,山峰林立,峡谷幽深,耳旁水声滔滔,脚下激流飞溅,如此景致,虽有登山之累,却是身心愉悦,微风吹来神清气爽,身处青山绿水间,不觉神思飞扬,为此而陶醉。

D2大明山的山顶更让人称奇,这里有全国几乎找不到第二个的千亩草甸。远远望去,小草在微风中摆动,让人想起了那句“天苍苍,野茫茫,风吹草低见牛羊”的诗句了。我也仿佛看见了当年朱元璋在这招兵买马、日夜操练的情景。下山了,我们路过石阵,这是朱元璋为抵抗外敌如侵而修建的,它象长城一样蜿蜒起伏,从下往上看,它又象一条巨龙,盘缠在山间。大明山的瀑布帘帘、树木葱葱、云雾袅袅,景色美不胜收啊!听了我的介绍,你也觉得我家乡的大明山很美吧,欢迎你到我家乡来做客。

D3雾山云海是大明山经常可见的景色,飞瀑群更令人叫绝。溪水劈开万仞石山,飞流直下,形成四级瀑布,以龙门瀑布最为壮观。白蛇涧自外兰塘缓缓流去,一进入花岗岩区,水流骤然湍急,形成五级瀑布,自上而下依次为剑池瀑、玉笏瀑、白蛇瀑、三龙戏珠瀑,瀑间有潭,潭中有鱼,长尺许,见人不惊。大明山怪石比比皆是,有“和尚取经”、“金蟾望月”、“龟豹鲸”等,造型各异,惟妙惟肖。

本文由经典诗词网发布,不代表经典诗词网立场,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:www.jdsolar.net/shici/56469.html

联系我们

在线咨询: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

微信号:暂无

工作日:9:30-18:30,节假日休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