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首页 > 诗词

描写黛的诗句

描写黛的诗句

描写粉黛的诗句

粉黛的诗句:
回眸一笑百媚生,六宫粉黛无颜色
《长恨歌》
唐 · 白居易
姮娥无粉黛,只是逞婵娟
《月》
唐 · 李商隐
莫愁粉黛临窗懒,梁广丹青点笔迟
《海棠》
唐 · 郑谷
素面元无粉黛
《清平乐·风高浪快》
宋 · 刘克庄
粉黛亦解苞,衾裯稍罗列
《北征》
唐 · 杜甫
当年粉黛,何处笙箫
《折桂令·问秦淮》
清 · 孔尚任
激气已能驱粉黛,举杯便可吞吴越
《满江红·中秋夜潮》
宋 · 史达祖
晓帷初卷冷烟浓,翠匀粉黛好仪容,思娇慵
《虞美人·触帘风送景阳钟》
五代 · 顾敻
粉黛暗愁金带枕,鸳鸯空绕画罗衣,那堪辜负不思归
《浣溪沙·云淡风高叶乱飞》
五代 · 顾敻
粉黛宜芳
《浪淘沙·村左小溪傍》
宋 · 无名氏
粉黛成黄土
《垂丝钓·戊戌迓客·自入淮南,多所感怆作》
宋 · 丘崈
粉黛不忺匀
《武陵春·惜别》
宋 · 谢懋
真色不劳施粉黛,香闺虚挂十眉图
《宫词》
宋 · 张公庠
绿阴窗几明如拭,粉黛初匀
《丑奴儿·绿阴窗几明如拭》
宋 · 黄机
便都粉黛近君侧,未卜胶漆投君心
《汉离宫四时词》
宋 · 赵汝鐩
宴馀添粉黛,坐久换衣裳
《江南喜逢萧九彻因话长安旧游戏赠五十韵(见才调集)》
唐 · 白居易
风流国主家千口,十五吹箫粉黛稀
《芳仪怨》
宋 · 晁补之
销粉黛,减铅华
《鹧鸪天·瑞气氤氲人绛纱》
宋 · 沈长卿
邢娥微服屏粉黛,众女望影惭莫陪
《长句简诸公》
宋 · 陈造
晓妆无粉黛,春服有梅苔
《新妇石》
宋 · 项安世
……

描写黛玉的诗句

1.秉绝代姿容,具希世俊美。

出处: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二十六回。

译文:秉承了绝代的美丽容貌, 具有世上稀有的俊美。

2.出浴太真冰作影,捧心西子玉为魂。

出处: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中贾宝玉所作《咏白海棠》。

赏析:从此诗中可以看出贾宝玉对薛宝钗、林黛玉的评价和态度。薛宝钗曾被贾宝玉比喻为杨贵妃,则“冰作影”正写出了服用“冷香丸”的“雪”姑娘,其内心冷漠无情,恰如“冰”人。“病如西子胜三分”的林黛玉以“玉为魂”,恰说明了宝玉心中的林妹妹纤瑕不染,分外清高。

3.可叹停机德,堪怜咏絮才。玉带林中挂,金簪雪里埋。

出处: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五回。

赏析:“停机德”出自《后汉书--列女传--乐羊子妻》,指的是战国时代燕国乐羊子妻,停下机子不织布,劝勉丈夫求取功名,赞颂贤淑之德的故事。符合封建道德标准的女人,称为具有“停机德” ,这里是赞叹宝钗。

“咏絮才”指女子咏诗的才华,出自晋朝谢奕女幼年时期的故事。后世称赞能诗善文的女子为有“咏絮才”。这里喻指黛玉值得怜惜 。 

“玉带林中挂”,倒过来是指 “林黛玉”。好好的一条封建官僚的腰带,沦落到挂在枯木上,是黛玉才情被忽视,命运悲惨的写照。 

“金簪雪里埋”,是指薛宝钗如图里的金簪一般,被埋在雪里,也是不得其所,暗示薛宝钗必然遭到冷落孤寒的境遇。她虽然胜了黛玉,当上“宝二奶奶”,但也好景不常,终在宝玉出家离去后,空守闺房,成了封建礼教的牺牲品。

4.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,怎经得秋流到冬尽,春流到夏!

出处: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曲·枉凝眉》。

译文:指黛玉为宝玉整天“抛珠滚玉”地流泪,不知她眼中有多少泪,怎么经得起一年四季接连不断地流泪?

5.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,一双似泣非泣含露目。态生两靥之愁,娇袭一身之病。泪光点点,娇喘微微。闲静时如娇花照水,行动处似弱柳扶风。心较比干多一窍,病如西子胜三分。

出处: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三回。

赏析:这几句是借宝玉的眼来看看黛玉的形象,写出了林黛玉的“美貌娇弱、多愁善感”,宝玉还称她为“神仙似的妹妹”,笔至此处,一个活生生的“绝美”黛玉已跃然纸上。这便是黛玉的“外在美”。然而她的“外在美”是“娇袭一身之病” 、“病如西子胜三分”的病态的美,就象是个“捧心西子”。

描写黛玉的诗

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,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。
态生两靥之愁,娇袭一身之病。
泪光点点,娇喘微微。
闲静时如姣花照水,行动处似弱柳扶风。
心较比干多一窍,病如西子胜三分。

本文由经典诗词网发布,不代表经典诗词网立场,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:www.jdsolar.net/shici/82010.html

联系我们

在线咨询: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

微信号:暂无

工作日:9:30-18:30,节假日休息